推动供应链绿色低碳发展 龙头企业带头中小企业也不能落下
绿色供应链协同减污降碳尚存在不足◆■★★★,毛涛分析了造成此现状的原因:第一,缺少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绿色供应链标准非常多★★★★,协同减污降碳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第二,减污和降碳缺乏同步性,减污方面,相对来说我国环保体系发达★■★◆,企业的关注度较高,而降碳方面,中国多数企业步伐慢,落后于国际同行;第三,信息公开不充分,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推动大企业进行信息公开◆■★★,但中小企业参与不足◆■★。
从2022年开始◆■◆★★,IPE针对使用蔚蓝地图开展供应链管理的供应商进行问卷调查,2023年与2024年调查数据对比显示:★★◆★■“满足客户的要求★★◆◆■■”仍然是供应商自主开展行动最主要的驱动力;同时◆★◆★★,龙头企业的绿色采购能有力带动了供应链开启绿色低碳转型★★。
毛涛认为:需要针对上述不足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体系,其中包括基础的数据库建设;同时■◆◆◆,进行帮扶引导并强化信息公开■■◆■,如供应链上的龙头企业应推动上游中小企业做广泛的信息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5200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经营收入超过80万亿元■◆★★◆。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做视频主旨演讲时表示★◆◆★■■,目前其所在单位承担了国家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的建设任务,依托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的因子数据库,未来会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分级管理、信息披露等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柴麒敏还介绍,在行业或者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中★◆◆■◆★,这是重要的基础,同时,国内逐渐在建立一系列相应的数据库。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研究员,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副秘书长毛涛在论坛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世界500强企业中,至少有40家企业提出了供应链碳中和的目标。未来,供应链碳中和会持续延伸覆盖整个供应链,并带动中小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上减污降碳。
论坛上◆◆■■,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发布2024年CITI和CATI报告。公众环境研究中心CITI指数项目负责人黎萌表示,纺织◆■◆◆★★、IT和零售行业的CITI指数的最高分和平均分都较为领先■★■◆■◆,同时行业间两极分化加剧。汽车行业面临更多的约束、要求和关注,行业整体水平较2023年有所提升★◆★★。近年来,光伏业的表现提升显著,但行业整体有待加强■★◆★。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副处长张中娟在嘉宾对话环节表示,纺织方面■★,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任重而道远,应通过增加企业的韧性来增加供应链的韧性★◆◆★■,而这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在2024年CITI评价期间,七成企业披露了化学品管理◆■★◆、资源使用和污染物排放的数据。绝大多数企业集中在自身运营层面,对供应链信息的收集和披露明显不足,企业面临供应链数据掌握不足的挑战。
10月31日◆◆,由IPE(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主办的“2024绿色供应链暨气候行动论坛”在北京举办。在论坛上,IPE发布了2024年CITI和CATI报告(CITI,绿色供应链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指数★■;CATI,供应链气候行动指数)。
毛涛表示,碳市场以大企业为主,而中小微企业也需要得到关注。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少,对环保关注不够,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有一定欠缺。上述问题需要上下游企业之间协同推动■★■★◆◆。未来供应链碳中和会持续延伸覆盖整个供应链,并带动中小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上减污降碳。
微软合规、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合规高级项目经理马碧瑶表示,在源头产品设计上提升供应链的韧性,同时持续推动供应链合规等,通过多元化■◆■★★★、分散化供应链实现供应链韧性的提升。